委托主体:
公检法机关(刑事案件、非正常死亡)。
医患双方共同委托(医疗纠纷,需签署同意书)。
保险公司(涉及保险理赔的猝死或疾病争议)。
必备材料:
委托书(明确鉴定目的,如“死因鉴定”或“医疗过错鉴定”)。
完整病历(若涉及医疗纠纷,需封存原始病历)。
尸体/组织标本(需合法保存,防止腐败或污染)。
影像学资料(如CT、MRI,用于对比病理结果)。
鉴定机构资质核查:
必须选择 具有法医病理鉴定资质 的机构(可在司法部官网查询)。
尸体解剖的特殊要求:
需家属签署《尸体解剖同意书》(刑事案件可由警方强制解剖)。
死亡超过 7天 未冷冻保存的尸体,可能无法进行准确鉴定。
解剖流程:
体表检查(记录尸斑、尸僵、外伤等)。
系统解剖(取出心、脑、肺、肝等器官,观察病变)。
组织取样(固定于福尔马林,制作病理切片)。
毒物检测(必要时提取血液、胃内容物送检)。
关键点:
解剖需全程录像,防止后续争议。
若涉及 医疗纠纷,应邀请 患方代表或律师见证。
组织病理学检查:
制作石蜡切片,HE染色,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病变(如心肌梗死、肿瘤)。
毒理/生化检测:
使用 气相色谱(GC)、液相色谱(HPLC)、质谱(MS) 分析毒物。
特殊检查(如电镜、免疫组化):
用于疑难案例(如某些罕见肿瘤或病毒感染)。
报告内容:
鉴定方法、检测结果、分析说明、明确结论(如“死因为冠心病猝死”或“医院存在病理误诊”)。
时间周期:
常规病理鉴定:15-30天(需制片、染色、阅片)。
复杂案件(如毒物筛查):1-3个月。